一晚超6000次雷电引发雷暴哮喘激增,专家呼吁加强防护措施
我国某地区在一夜间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雷暴天气,雷电活动频繁,据统计,短短一小时内,雷电次数超过6000次,这场雷暴天气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,还导致雷暴哮喘患者数量激增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雷暴哮喘,顾名思义,是指由雷暴天气引发的哮喘发作,雷暴天气中,大气中的湿度、温度和气压等条件发生剧烈变化,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,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后,会刺激支气管黏膜,引发哮喘发作,据专家介绍,雷暴哮喘的发病率在雷暴天气期间会显著上升。
此次雷暴天气中,超过6000次的雷电活动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急剧上升,许多哮喘患者因此出现症状加重,甚至出现呼吸困难、胸闷等症状,据统计,雷暴天气期间,哮喘患者就诊人数较平时增加了50%以上。
面对雷暴哮喘的激增,专家提醒广大哮喘患者,在雷暴天气期间,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护:
-
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是儿童、老年人以及哮喘患者等易感人群,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天气中外出。
-
如需外出,应佩戴口罩,减少吸入悬浮颗粒物。
-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使用空气净化器,降低室内悬浮颗粒物浓度。
-
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,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
-
注意保暖,避免感冒引发哮喘发作。
-
雷暴天气期间,尽量避免使用电器,以防雷击。
-
遇到雷暴天气,及时关闭门窗,防止雷电侵入室内。
-
关注气象预报,提前做好防范措施。
专家表示,雷暴哮喘的发病率与地区气候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,我国南方地区雷暴天气较多,哮喘患者应加强自我防护,提高对雷暴哮喘的认识,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雷暴哮喘的研究力度,为预防和治疗雷暴哮喘提供科学依据。
专家还指出,雷暴天气对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有一定影响,在雷暴天气期间,广大民众应提高警惕,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做好防护措施。
一晚超6000次雷电引发的雷暴哮喘激增,提醒我们关注雷暴天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应加强科学研究,提高公众对雷暴哮喘的认识,共同应对这一挑战,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,减轻雷暴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。
上一篇:华北此次大风为何风力异乎寻常?